“矽谷”變“碳谷”?IBM打造出世界最小晶體管
發布日期:2017-07-03 瀏覽次數:886 電子元器件型號大全
隨著計算機全面進入納米時代,工程師們發現想要遵循摩爾定律變得越來越難了。
1965 年,Intel創始人戈登·摩爾提出了提出了“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量大約每隔 1-2 年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隨之翻倍。
五十多年來,摩爾定律一直有效,但目前業界的預測是,未來 10-15 年,在進行三次技術升級後,芯片制造工藝將達到 5 納米,這意味著單個晶體管柵極的長度將僅爲10個原子大小。在此基礎上繼續突破幾乎是不可能的——從技術上講,你不可能造出單個原子大小的晶體管。

圖丨研究人員想象出的單原子晶體管概念圖
另外,因爲考慮到生産成本,制造商們將不再有意願繼續改進制程工藝,因爲目前的芯片計算能力基本可以滿足需求。這一趨勢其實在模擬芯片市場早就出現了,很多模擬芯片廠商還在使用五年前的工藝來生産産品。
而且,像移動設備中使用的 WiFi 芯片,28納米的制程工藝已經足夠好了,完全沒必要花費大筆研發經費去升級到 10 納米 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

正因爲上述這些原因,讓近來關于摩爾定律即將失效的言論越來越盛行。使用了五十多年的矽基 CMOS 晶體管制造工藝,如果在未來無法找到可行的替代方案,我們或許真的會遭遇計算力瓶頸。
不過,好在科學界和産業界也都預計到了瓶頸期的臨近,也試圖尋找各種各樣的辦法,讓摩爾定律繼續有效。
這次,來自IBM
- 熱銷產品
- PZS51A5V1CS_R1_00001
- LTC7891RUFDM#PBF
- 323161
- M24308/3-2F
- R5F513T3AGNH#20
- LTC6255HS6#TRMPBF
- ADN4624BRNZ
- LT3029EMSE#TRPBF
- 30DRPS4E(D)
- 30DRPS4E
- DF63W-2EP-3.96C
- PJW8N03_R2_00001
- W25Q32JVSSIM
- WIG-16300
- M6-21-427
- 10169891-453001SLF
- AFB0924SH-AF00
- MS27473T12F98PA
- ASL5115SHNZ
- 4922R-08L
- RJFC2ZN
- HCPL-4502-500E
- EEU-FS1A821B
- CRCW1210105RFKEA
- LQM21PN2R2MGSD
- 1SMB3EZ24_R1_00001
- DN01508D
- RC0805FR-0726K7L
- DAR71210
- DAR71210
- DAR71210
- FDA117GRTR
- MP1653AGTF-Z
- DUA55CM44
- SD24C-7
- RC0402FR-0736K5P
- 431256083726
- EC350V-04P
- NUCLEO-C071RB
- MAX5362LEU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