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國産高精尖技術産業的果實不斷湧現,許多我們父輩想都不敢想的成就一一實現,這既是科研人員不斷進取的結果,更是整個國家社會整合能力、綜合能力提升的體現。就在不久之前,國産“大飛機”(幹線客機)C919成功首飛,就是這種景象的真實例證。
21世紀中國産業的進步是多角度的,並非所有産業都能迅速獲得大部分社會輿論的理解和支持。就像前文提到的C919,在首飛之前,一直處在很強的爭議漩渦之中。與之類似地,國産通用處理器産業的輿論聲音也很嘈雜,甚至面臨更加混亂的局面。我們今天想要簡單評議一下國産CPU的一些輿論現象。
國産CPU的應用領域既涵蓋了嵌入式設備、服務器設備等專業領域,也同時面對消費級民用市場。由于服務對象和應用領域的巨大分歧,不同類型的國産CPU在國人“心中”存在感大小相去甚遠,如專門針對服務器的飛騰、申威等,不說默默無聞,也很少顯赫于報端。對于這種旨在服務專業領域,甚至擁有軍方資曆的CPU品牌,普通國人是並不關注的,他們本身就與大衆有著相當的距離,也應當如此。

真正讓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無一不是不僅僅滿足于專業領域,旨在在消費級市場上闖出一番天地的選手,比如我們十幾年如一日在新聞中能夠看到的龍芯,就是個中典型。

消費級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知名度和曆史慣性的重要性一直高于單一産品技術的先進性或功能性,因爲這是一個被充分培育的市場,默默無聞的産品絕無可能一飛沖天。于是,爲了讓大衆理解自己存在的價值,各個國産CPU品牌無不在宣傳策略上選擇與業界知名品牌做對比。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各種新聞描述國産CPU能夠在某種條件下追上Intel或AMD的技術水平,甚至已經對此麻木,就是這種不得已因素的直接體現。這種主觀上無可指責,客觀卻帶來“攀附”效果的宣傳,既培養了一大批專門用戶自己心中“圖騰”的國産CPU粉絲,也創造了大環境對國産CPU的一種疏離感與不信任感。

這裏跑的是Fritz Chess國際象棋,大家應該很熟悉了,軟件支持多線程,所以ZX-C+、ZX-D四核處理器的性能還可以,8核3GHz的ZX-E(這個是16nm工藝的,大概還在流片階段吧,並沒有發布呢),性能跟Skylake架構的Core i5-6600相近了。
- 熱銷產品
- PZS51A5V1CS_R1_00001
- LTC7891RUFDM#PBF
- 323161
- M24308/3-2F
- R5F513T3AGNH#20
- LTC6255HS6#TRMPBF
- ADN4624BRNZ
- LT3029EMSE#TRPBF
- 30DRPS4E(D)
- 30DRPS4E
- DF63W-2EP-3.96C
- PJW8N03_R2_00001
- W25Q32JVSSIM
- WIG-16300
- M6-21-427
- 10169891-453001SLF
- AFB0924SH-AF00
- MS27473T12F98PA
- ASL5115SHNZ
- 4922R-08L
- RJFC2ZN
- HCPL-4502-500E
- EEU-FS1A821B
- CRCW1210105RFKEA
- LQM21PN2R2MGSD
- 1SMB3EZ24_R1_00001
- DN01508D
- RC0805FR-0726K7L
- DAR71210
- DAR71210
- DAR71210
- FDA117GRTR
- MP1653AGTF-Z
- DUA55CM44
- SD24C-7
- RC0402FR-0736K5P
- 431256083726
- EC350V-04P
- NUCLEO-C071RB
- MAX5362LEUK+T